概括介紹

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,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。李克強總理所提的“互聯網+”與較早相關互聯網企業(yè)討論聚焦的“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(yè)”基礎上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深入和發(fā)展。[1]

3月22日,央視新聞聯播頭條介紹“互聯網+金融”典型模式,主要有以下兩種。

新型的網絡金融服務公司,利用大數據、搜索等技術,讓上百家銀行的金融產品可以直觀地呈現在用戶面前。

傳統銀行用融資服務吸引商戶,再通過對商戶的資金流、商品流、信息流等大數據的分析,為這些中小企業(yè)提供靈活的線上融資服務,提高用戶粘度的同時,也節(jié)約了銀行自身的運營成本。

截至目前,工、農、中、建、交五大國有商業(yè)行都把互聯網金融提升到了戰(zhàn)略地位。中國銀監(jiān)會更是在今年年初的改革中,專門新成立一個部門——普惠金融部,首次將互聯網金融納入普惠金融渠道。[2]